中醫藥法第一次從法律層面明確了中醫藥的重要地位、發展方針和扶持措施,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數據顯示,中醫藥總體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15年底,全國有中醫類醫院3966所,其中民族醫醫院253所,中西醫結合醫院446所。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45.2萬人(含民族醫醫師、中西醫結合醫師)。全國有中醫類門診部、診所42528個,其中民族醫門診部、診所550個,中西醫結合門診部、診所7706個。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中藥產業占全國醫藥產業的三分之一,培育過億品種500多個,過十億品種50多個,形成了聚集度,提高了產品質量。與此同時,人們對中醫藥的需求和接受度不斷提升。上海市長寧區區長顧洪輝表示,截至2015年底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約有54萬人次接受了中醫體質辨識及健康服務指導,約184萬人次接受了中醫適宜技術干預,服務人次3年來共增長81.99%。
近年來,我國公立醫院呈現不斷擴張趨勢,由于應對市場競爭等原因,一些醫院迷戀于斥巨資購買大型進口“超級設備”。記者在湖南多家公立醫院單位采訪發現,動輒需投資上千萬元的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PET-CT系統(非侵入性高科技醫學影像檢查技術設備)等世界頂級醫療設備,基本是“超級醫院”的“標配”。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我國部分地區醫療器械領域存在“洋品牌”壟斷、價格虛高等問題,客觀上加劇了群眾“看病貴”。針對這種情況,對全國醫藥市場有重要影響力的京津冀三省市,將聯手啟動公立醫院醫用耗材聯合采購,作為示范,這一舉措或將改變公立醫院熱衷高購價買“洋槍洋炮”的做法。
2016年醫藥電商B2C市場呈矛盾發展態勢;預計2017年政策面相對寬松,市場增速相對放緩。到2020年,醫藥電商市場將成長為超過1000億元的大市場。 2016年已經過去,2017年已經打開。談起2016年,醫藥電商產業界普遍反應是環境不好,且不說2014年發布的《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迄今未能有下文,在2015年產業對醫藥電商的期待達到頂點的同時,2016年產業環境及政策一路下行,給整個醫藥電商產業帶來不小沖擊?;仡檮倓傔^去的這一年,醫藥電商B2C市場呈現矛盾發展態勢,一方面政策投資環境層層收緊;另一方面,據2016年11月初C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公布的對2016年網上藥店銷售規模的數據,預計2016年B2C醫藥電商市場銷售規模將達到285億元,與2015年的144億元相比增長了97.6%,反超環境寬松的2015年(85.11%)。
對于全球的制藥企業來說,中國的乙肝藥物市場是最具吸引力的“肥肉”之一,未來十年,中國仍將是最大的主要乙肝市場,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14年的近9.23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逾14億美元。對此,一場有關乙肝藥物專利保護的爭奪戰也開始拉開了序幕。 我國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人數占全世界的34%左右。根據研究與咨詢公司GlobalData的數據,未來十年,中國仍將是最大的主要乙肝市場,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14年的近9.23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逾14億美元。 但這十年,也極有可能成為目前已有的乙肝藥物在中國盈利的最后黃金十年。根據此前國家衛計委統計的數據,中國實施的以預防接種為主的綜合防控病毒性肝炎策略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乙肝報告發病率呈下降趨勢,并有望此后逐年進入乙肝低流行國家。 種種環境交錯下,跨國藥企、國內仿制藥企比以往任何時候更看重這十年的市場爭奪,也正因此,一場有關乙肝藥物專利保護的爭奪戰拉開了序幕。